人到底能不能改变?我们到底能不能改变,过去的经历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吗,又如何破除这种过去事件对我们的影响呢?
我们的不幸到底是谁的错? 我们能够成为别人吗? 书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绕开了这个问题,先关注目的,就是我们成为别人的目的是什么。能够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某个人就会很幸福吗?或者说达到我所认为的那种幸福吗,在这里面作者直接说了,如果成为别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象中的幸福,那么就意味着现在我对自己不满意,我不幸福。这样的论断是对的吗? 如果上述论断是对的,那么按照作者后面的逻辑,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变成了我们为什么不幸福的问题,从而怎样让自己获得幸福。将问题进行了转化。 如果上述论断是不对的,那么我们要考虑的就不能转化为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不幸是自己选择的。 客观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些人生而有高贵,有些人在世界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更不用提有品质的生活了。 为了批判上述观点,首先提出了“善”的观点。在这里,“善”并不等于善良,而是有利的意思,就是说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而不幸也是这些选择之一。所以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有人之所以选择相信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下意识觉得这些不幸对自己是有利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这一节是第一次提到,勇气这个词,并把阿德勒心理学称为勇气心理学。虽然是第一次提到,但是也是对之前观点的总结。文中反复提到,如果把现在的自己看成由过去的经历塑造而成的这个概念,并且用脾气秉性这种称呼会让人产生一种现实无法改变的错觉,所以他采用了别的说法,把性格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改变和调节的东西。而改变最大的挑战就是不确定性,面对这种挑战的不安。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人生取决于当下。主张人的过去和现在所经历的状态没有关系。同时也鼓励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放弃过去的成见而去改变现在的自己,如果这个人真的在寻求改变,并且清楚地知道需要改变的内容是什么,和改变的目的是什么。
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把一些自我否定当成了“善”,即对自己有利。因为这样一来就仿佛找到了逃避的借口。将事件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一些自己本身的特质上,这种方式容易让我们对事物有着本质上的恐惧感。或者说正是这种恐惧感造成了一系列的失败发生,这是一些互为因果的事情。是否过于绝对了呢让我开始怀疑?本质上我们应该保证的是什么呢?造成我紧张以致于脑袋一片空白的原因是我对自己的“善”?而且很多烦恼不是源于自身吗,为什么会和人际关系挂上钩?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吗?这部分相当于反复论证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对客观事实的主观感受造成了我们的各种心态,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使用了一个自卑感的例子来论证这件事。但是我认为这里有些牵强,因为有些事情就是达到了才有快乐产生,例如身高矮小的人在男女交往中普遍不占有优势,我自认为这不是我的劣势这件事并不能改变因身材矮小而不受欢迎这件事。除非,我能与自己达成和解,告诉自己也许我并不需要这些优势。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其实这些现实生活中是有体现的。类似于报复性消费可能就是因为曾经特别贫穷而导致的。这里有个词叫做,弱势特权,它很多情况下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我不得不说这也是我非常反感的地方,通过自己的弱势、不幸、痛苦的诉说来达到支配他人言行的目的,不幸当作武器,就是弱势特权。
有关竞争 关于竞争的论述持续了几章,作者首先强调了,有竞争就有胜者和败者,而无论作为哪一方都无可避免会陷入或者焦虑或者自卑,无法保持内心的宁静。但是不竞争岂不是在逃避?对此的解释是,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心态上的选择,你选择和他们做朋友,那么整体而言就会跳出逃避这个怪圈,而战胜自己,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是更加合适的选择。对于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的发生,多考虑触发这件事人的目的而非原因,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有些地方是有强词夺理的感觉,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用目的论解释清楚的。阿德勒将一个人惹你讨厌的原因归为,这是为了逃避和这类的人交往而给自己下的定义。目的是为了逃避。但是有些人确实令人讨厌,我的目的也不是讨厌,而是拒绝和这些人同流合污。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破除自己想要寻求认可的欲望,是一切的开始。 追求自身的自由,就是不把满足别人的期待当做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很有可能没人认可或者赞同,那么我们是否还能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去做事呢?
放下别人的课题 分清什么是自己可以解决的,什么是自己不能解决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人总会越界去管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如果你能将两者分清,那么自然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生气。
课题分离 格尔迪奥斯绳结的故事,很多事情是十分复杂的,我们断然不能从原本的方式入手,而是应该用课题分离的方式来斩断这样的纠缠。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我 实际上,我们追求他人的认可,这会给我们带来自信与勇气,但是他人的不认可,也是造成悲伤与失落。那么,走别人认可的路就不好吗。并不是,可能很好走,不会迷路。走自己的路可能会迷路,甚至于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那么选择这样的路,意义在于哪里呢?仅仅是不受他人目光的约束,追求“自由”吗?
被讨厌的勇气 在这里和前面的有所冲突,之前说了别人讨厌是因为自己想要逃避和这个人交往。而自己被讨厌,是需要一种敢于被讨厌的勇气。自己可以被讨厌,那为何不能讨厌别人呢?
修复人际关系 所有决定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他人。能否改变他人已经是分离的课题了。但是能否改变自身,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课题分离只是一个出发点,它看起来好像会让人变得冷漠。因为看起来实在是太不争了,好像一切都只能随缘。那么如果只是一个起点,该如何进行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本身就是一种很以自我为中心的体验。我也一直以为这点十分重要,就像一个人十分可靠,那么很多事才会放心交给你来做。但如果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就算是一些负面的,那么如何取得成功或者进步的机会呢?
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出发会解决上面的问题吗?
作者提到了共同体的概念。甚至于说是最重要的概念。阿德勒并不想因为课题分离而把自己与社会和人际关系割裂开来,所以提出共同体,即自己总能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找到归属感,而并非一个小的空间,这样就能够使自己不局限。
作者还提到了在人际关系中既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那该如何让对方看到反馈呢,又该如何进步呢?
作者给出的是一个不对他人的做法进行评价,而是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的做法。简而言之就是,表达感谢,并强调对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那么,这不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说法吗? 不是以有用为基础判断自己的价值,存在就是一种价值。
人生的意义在于哪里? 无条件的信赖,这是一种人生达观,把这种态度对应到阿德勒哲学中就是课题分离。无条件信赖对方,是自己所能采取的态度,对方是否选择背叛,这是自己无法决定的。被欺骗的可能性是一定有的,但是如果总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之上,那将是永远无法建立深厚感情关系的。虽然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国博弈,还有各种兵不厌诈的操作,可能一个失误是家毁人亡。这种情况和人际关系是否就无关了,这样的情况要割裂开。
有些观点是非常让人困惑的。作为一个人,我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那么我的一些付出就是对这个共同体所做的贡献,那么这样想会避免不好的心态。但这怎么想都是自我欺骗,我并不能改变自己不被人重视而自己默默付出这件事的事实。
工作狂却是一种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不可取之处在于我们总有一天会停止工作,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自己进行认可呢?这回到了那个,存在就是一种认可的标准上。
认可欲求,他者贡献和他者依赖,这些都是获得幸福感的方式,对于我们来说,获得认可的欲求是正常的,而这种欲求的满足不需要别人对自己认可,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我不知道是否因为我自己有过一段思考,以至于读到我认同的部分就会有种正确感。人生的目的不是山顶,山顶只是一刹那,这一刹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登山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书写了。我们也无法时刻看到自己是否能够成功,我们只能,专注于此时此刻,至于结果那都是无法在自己预见范围内的,正好对应了我之前对自己的思考,无论我做什么紧张的事情,需要一锤定音的事情,都需要注重于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结果,注重于当下而不是未来。
真正做好此时此刻的人,即使今天到达了生命的终点也没什么遗憾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中,如果经常关注今天不想这么平凡度过而不愿意睡觉,那正好反映了自己没有为了一个目标在每天起舞,而是将今天托付给未来,那么假如今天就会死去,也会感叹,自己有未竟的事业。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而不是一个稳定的定义。它对于任何人都是不一样的。人生而不同,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定义也自然会随之不同,但这种不同,也应该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不同,一个对共同体认知,对自我贡献的肯定,对结果充满乐观的肯定。踏出未知一步的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这是勇气的哲学,是敢于面对未知的哲学。
To-Read List
- 柏拉图的对话篇